学院新闻

  • 09
    2025-09
    秋兰飘香,惠风和畅。9月6日-9月7日,学院以周密有序的组织、温暖细致的服务,喜迎149名来自五湖四海的莘莘学子,共同开启2025级本科生大学阶段的崭新篇章。志愿同行·温暖相伴迎新工作在江宁校区文体中心开展。迎新现场,清晰醒目的报到流程、温馨庄重的签名墙、灵动可爱的学院吉祥物小“经”鲤、融入河海大学“110周年校庆”元素的主题展板,不仅彰显了学校百十周年的历史底蕴,也尽显了学院对新生的细致关怀。志愿者们热情地引导新生完成各项手续:信息核验、注册登记、新生礼包领取、军训服兑换......每一个环节都有条不紊。今年的迎新志愿者非常特殊,他们是2025级新生,他们以饱满的热情服务并肩同行的2025级小伙伴。以“新”迎“新”是今年学院本科生迎新工作的一个亮点。亲临指导·暖心寄语校党委书记杨桂山、校长郑金海、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陆国宾、副校长沈扬等校领导与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深入迎新一线,学院党委书记李娜、党委副书记赵光好及辅导员全程参与,细致了解新生报到情况,指导迎新工作。杨书记、郑校长亲切与新生和志愿者交谈,暖心的叮嘱让新生倍感温暖自豪,也让同学们对未来的大学生涯更加期待。家校同心·共育未来9
  • 28
    2025-08
    以“十五五”规划工作为契机,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充分了解重点行业、企业实际需求,8月26日,学院联合水科院前往中国南水北调集团东线有限公司进行了调研交流。学院党委书记李娜、院长庞庆华、副院长田贵良等参加了调研。中国南水北调集团东线有限公司张元教副总经理对李娜书记一行表示欢迎。座谈会上,李娜书记介绍了学院发展历程、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情况,并强调(全)东线公司相关工作的开展和学院当前特色优势学科和研究方向非常契合,并就合作意向做了交流。田贵良副院长就学院特色优势科学研究领域成果和典型项目等做了深入汇报。座谈会上,东线有限公司相关部门负责人就东线公司在开展业务的过程中涉及的水价制定、水权交易、水利设施的金融投资、生态价值效益提升总结、智能化调水等工作做了交流。张元教副总经理介绍了中国南水北调集团东线有限公司的情况,并谈到他作为河海大学水经专业的毕业生,非常欢迎母院的各位老师来访,希望未来能够为学院科研合作、人才培养等工作的开展提供平台,实现跨学科的产学研协同发展。双方就科研合作、平台建设、人才培养等工作的合作达成了初步意向。
  • 27
    2025-08
    8月25日,学院党委书记李娜、院长庞庆华等一行前往中国水利学会、中国水利经济研究会和中国水权交易所等单位进行了调研交流。调研学习期间,学院向各单位分别介绍了学院的发展历程、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情况,尤其在水资源规划与配置、水权水价、水生态价值研究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了介绍。中国水利学会从智库支撑、人才培养、国际合作与交流等方面给学院做了指导,并对学院在水利会计专委会专题承办、水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专题会议等提出了要求。在中国水利经济研究会期间,双方就专业委员会设置、学术交流、人才培养、业务培训以及课题研究等合作内容进行了详细探讨。岳恒秘书长谈及河海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在水利经济研究方面,她表示有着强有力的学术研究基础,中国水利经济研究会在有关水利经济国家重点战略的规划和发展方面有着较为深入的研究,希望双方开展合作能够有力推动水利经济学科研究和人才培养的高质量发展。中国水权交易所的姜楠董事长对学院的来访调研表示欢迎,并介绍到中国水权交易所的成立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水权水市场建设决策部署以及目前水权交易的情况。双方关于专业人才培养教材的编写、水权交易案例的编撰整理以及学术研究等
  • 18
    2025-08
    8月16日,经济与金融学院学科建设校内专家咨询会在33号楼319会议室举行。此次咨询会邀请了五位资深专家对学院学科建设进行把脉问诊。 首先,庞庆华院长代表学院对五位专家表示热烈欢迎和感谢,并作了学院发展现状介绍,内容包括现有学科情况、学科师资队伍、学科建设情况、学科发展目标、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与会专家结合学校事业发展需求以及学院历史和现状,提出了一系列建设性意见。他们认为:河海大学水利经济学科发展始于1982年创办的水利技术经济本科专业,也是国内第一个水利技术经济本科专业,招生于1982-1995共14届学生,开创了水利经济专业高等教育先河,奠定了水利经济学科发展基础。而1982年创办的中国水利经济研究会及其创办并设置在河海大学的《水利经济》杂志,开创了国际和国内水利经济学术论文出版新平台。1985年水利部创办、设置在河海大学的中国第一个水利经济研究所,则形成了全国的水利经济专门研究的机构。上述这些建设为河海大学的社会科学类学科/专业创建、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学术交流、社会服务做出了开创性突出贡献。从1982年的水经教研室,到如今的经济与金融学院,凝聚了几代河海经济人的
  • 15
    2025-08
    近日,经济与金融学院召开暑期研讨会。会议聚焦“十五五”规划制定、年度重点工作推进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入研讨,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路径。学院全体领导班子成员、教师党支部书记、系主任、教师代表、全体行政人员等与会。全体参会人员围绕学院十五五规划、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专业建设、人才和教师队伍建设、文化建设等工作展开了深入的交流与讨论,提出了诸多富有建设性的思路与方案,共绘学院发展蓝图。会上,庞庆华院长指出2025年是“十五五”谋划之年,要求班子成员要围绕“十五五”规划编制,以问题为导向深化调研,从学科建设、科研创新、平台打造、人才培育等维度细化实施方案,尤其要强化过程管理与保障机制,确保规划落地见效;针对年度重点任务,通过逐项梳理进展情况,要求班子成员紧盯关键环节,推动各项工作提速增效。同时,他强调学院要进一步凝练学科特色,要加强教学与科研协同,健全青年教师培养机制,激发学院师资队伍内生动力,为学院发展注入源头活水,持续推进学院实现高质量内涵式发展。学院党委书记李娜针对与会人员交流内容逐一回应,结合各项问题提出了具体的意见建议。她讲到,要坚持党建领航,提高政治站位,主动应变,抢抓机遇,
  • 30
    2025-07
    近日,中国生态经济学学会城市生态经济专业委员会2025年学术年会暨“发展新质生产力,助推城市生态韧性优化”研讨会在我校常州校区顺利召开。河海大学校长郑金海,三峡大学党委书记何伟军,中国生态经济学学会原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环境经济研究中心主任于法稳等出席会议。会议开幕式由河海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党委书记李娜主持。 校长郑金海在致辞中指出,河海大学深度参与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在水资源治理、水生态环境保护、新能源与生态经济融合等领域取得重要突破,注重水利经济、生态经济等交叉学科研究及人才培养,常州新校区也在“新能源+生态”产业融合中深度服务地区发展。他呼吁与会专家学者深化跨学科、跨区域合作,推动数据共享与成果转化,共同探索中国式现代化下的城市生态经济新范式,为美丽中国建设贡献智慧与力量。 何伟军指出,此次会议由三峡大学与河海大学携手承办,两校紧紧围绕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立足国家“江河战略”,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城市生态经济研究而携手努力,体现了水利特色高校的使命和担当。 主旨报告环节,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环境经济研究中心教授于法稳指出,城乡融合发展应从城乡生态系统保
  • 15
    2025-07
    为增进全国优秀大学生对河海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的了解,促进学术交流,选拔优秀人才,7月15日,河海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成功举办2025年全国优秀大学生校园开放日活动。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学子齐聚河海,共话学术理想,共探学科前沿。学院党委李娜书记、院长庞庆华教授、研究生院储晨雪老师,研究生教学秘书戴叶老师,以及各学科导师代表出席活动。活动开幕式由经济与金融学院副院长田贵良教授主持。庞庆华院长在致辞中从历史沿革、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全面介绍了河海大学的发展成就,并重点阐述了经济与金融学院的学科特色与未来规划。田贵良副院长随后介绍了学院的专业设置、师资力量、科研平台及人才培养特色,学院近年来在数字经济、绿色金融、国际贸易等领域取得的丰硕成果,并依托河海大学“双一流”学科优势,打造了“金融+水利”“经济+环境”的交叉学科培养模式,引起了在场同学的浓厚兴趣。在导师宣讲与交流环节,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工程、环境经济等研究方向的7位导师代表分别介绍了各自团队的科研方向与人才培养模式。并与优秀学子们进行了深入互动,就学科前沿、科研训练、职业发展等问题展开讨论,现场气氛热烈。活动还邀请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