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庆祝河海大学百十华诞,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力文化强国建设,2025年3月至4月期间,学院于常州校区、江宁校区及常州万象城联动开展百十风华,非遗讲堂传统文化创作体验坊系列活动,吸引了全校师生的广泛关注。活动以理论讲解与沉浸式体验相结合的方式,让同学们近距离感受非遗魅力,提升艺术修养和创作能力,也使活动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生动实践
多元碰撞,非遗薪火相传
学院联合学校金坛刻纸社开展刻纸体验,金坛刻纸社社长李嘉豪以“纸艺水韵,文化传承”为主题,讲述刻纸技艺的千年脉络,创新地勾勒出非遗传承的新图景。实践环节中,李社长现场指导参与者完成刻纸作品,方寸红纸间跃动非遗薪火。活动现场气氛热烈,参与者们全神贯注,在实践中深切感受传统刻纸工艺的魅力。
创新赋能,对话非遗时空
学院创新性引入粘土工艺、书画艺术与团扇制作等多元体验。韦熙蕾同学以粘土为媒,演绎传统工艺的当代创新;卜芳同学从商周笔墨溯源,诠释书画艺术的审美意蕴;刘婧同学以剪纸技艺为载体,溯源千年镂空之美,在现场示范教学并引领参与者亲手创作剪纸作品,体验者在一刀一刻间沉浸式感受非遗技艺的匠心传承与文化魅力;团扇创作环节中,参与者们泼墨挥毫,将“红梅映雪”“江南烟雨”等意象绘于团扇,让传统文化焕发出青春活力,展现出传统与现代的交织之美。
学院联合金坛汉服文化协会,打造沉浸式缠花技艺体验。汉服协会会长姚海霞携非遗传承人陈小燕、吴娟、王小琴和孙红兵几位老师现场教学,参与者以丝线绕指,制作出精巧的缠花,感受“指尖非遗”的匠心传承。非遗缠花的体验活动,不仅是一次技艺的传承,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让更多人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和生命力。
非遗活化,共襄文化盛宴
学院组织团学骨干走进常州万象城,在非遗传承人陆谦老师带领下,以《刻刀下的文化密码——传统技艺与现代匠心》为主题拓印常州历史文脉符号。同学们轻刷墨色,触摸历史温度,体悟“非遗可触可感”的深意,通过将宣纸覆盖在印章上,这种“可触摸”的体验让同学们真正理解了“非遗活化”的意义。同学们纷纷展示自己的拓印作品,成为传统文化传承的生动注脚。
经纬育人,创新永不止步
传统文化创作体验坊系列活动以“非遗+”模式搭建青年传承桥梁,通过技艺实践、校企联动与文化创新,实现了非遗的“活态传承”,不仅提升了学生的艺术修养与创新能力,更以非遗为纽带,激发了青年学子对传统文化的情感认同,为河海大学百十华诞注入了文化自信的青春力量。
以文化人,以艺润心。经济与金融学院将持续深耕非遗文化教育,打造“经纬育人”品牌,搭建更多传统文化实践平台,助力文化强国建设。期待水之子们在传承与创新的征程中,以匠心续写非遗故事,以青春笔墨为百年河海增添绚丽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