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胡瑾人,女,中共党员,2021级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现推免至中南大学应用经济学专业。现任21级国际经济与贸易1班班长,曾任河海大学学院团委易班工作室部长、班级学习委员。曾获评河海大学优秀学生标兵、优秀学生、优秀共青团员等校级荣誉称号;曾获河海大学学业优秀、精神文明、科技创新等共计6项奖学金;曾获GMC国际企业管理挑战赛国家三等奖、“认证杯”数学建模大赛全国三等奖、江苏省高等数学竞赛三等奖等国省级及以上奖项8项,获评社会实践类荣誉奖励7项;主持江苏省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一项,获评优秀结项;曾以第一学生作者的身份撰写论文2篇,现已分别发表与录用于中文科技核心期刊。
力学如力耕,勤惰尔自知
“力学如力耕,勤惰尔自知”,勤奋者必有回报,这就是胡瑾人“力学”的答卷。在本科期间,胡瑾人始终秉持着“精研求真、务实重行”的学习态度,在学习方面,她始终稳中求进,其中专业绩点4.81,绩点排名专业第五,综合排名专业第四。此外,胡瑾人十分注重数理基础的培养,高数、概率论、线性代数、Python等多门课程均以满绩的成绩通过。在谈及学习心得时,胡瑾人认为,要将理论知识结合实践,用逻辑性的思维搭建属于自己的知识框架体系。课堂上老师所传授的知识,想要在有限的时间里,做到完全掌握和理解是很难的,因此胡瑾人强调,做好课前及时预习,课后及时刷题巩固是十分重要的。“做到反复琢磨,举一反三,毕竟学习的本质就是要达到水滴石穿的境界。”胡瑾人也正是真真正正地做到了这两点。
人生在勤,不索何获
“长路漫漫,求索不止”。在夯实专业基础知识的前提下,胡瑾人奋楫笃行,开始了自己的科研探寻之路。在大二学年,胡瑾人参与了导师的中国水利经济研究会资助课题,也正是这次的宝贵经历,极大地锻炼了胡瑾人的思维与创新能力,并对科研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平日的课题组学习中,胡瑾人精研善思,积极沟通交流,及时跟进课题组项目并进行反馈;当遇到困难时,胡瑾人首先做的就是独立思考,通过广泛阅读文献来弥补知识空白,并虚心向导师及学长学姐请教。最终,胡瑾人以课题组项目为依托,主持省级创训1项,题为《水资源刚性约束倒逼产业布局及结构调整的路径探析》(现已获得优秀结项),参与校级创训2项,并在此基础上独立撰写论文2篇,以上论文已分别发表并录用于中文科技核心期刊。在谈及到科研论文方面,胡瑾人说道,“做科研没有坦途,不骋于空想才是关键,一步一个脚印去尝试,才有实现的可能”。同时,胡瑾人也鼓励学弟学妹们勇于尝试,不要有畏难心理,积极与导师沟通交流,做到独立思考、虚心请教。
行而不辍,履践致远
“知行合一,笃行致远”。除了学习与科研竞赛外,胡瑾人在校期间还积极参与各类社会工作、志愿者活动以及寒暑假社会实践。在学生工作方面,胡瑾人现任21级国贸1班班长,曾任学院团委易班工作室部长、班级学习委员,她用自己勤勉的学习与工作态度带动周围同学一起奋发向上、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在社会实践工作方面,她积极参与各类社会实践活动,聚焦时事热点,曾获得社会实践类团队及个人荣誉7项,实践主题涉及国家水网、乡村振兴、长江经济带发展等。此外,胡瑾人还热衷于公益劳动,在校期间,她乐于奉献、不怕吃苦,积极参与校园及社区志愿活动,如校园防疫防控、公益献血等活动。“这些都离不开学校和学院的培养”,这是她最深的感慨。且耕且获,学校给予了她耕耘和成长的平台,而她始终牢记“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当然,也正是这些宝贵的经历,塑造了胡瑾人更加鲜活的性格,使得她更为全面发展。
风雨不改凌云志,振衣濯足展襟怀
回顾胡瑾人的大学三年,她的保研之路也并非一帆风顺,其中不乏论文退稿、英语成绩不理想、夏令营频繁被拒等经历。和大多数伙伴们一样,在这段时间她感到非常焦虑与迷茫。然而胡瑾人并没有气馁,她积极调整心态,剖析问题所在,克服艰难险阻,不断朝着目标奋斗。说到保研之路最想感恩的人,胡瑾人最先想到的便是一直以来支持她的家人、老师及朋友,是他们在胡瑾人遇到挫折时,给予她最真诚的帮助与指引,带领胡瑾人走出情绪的低谷。回头望,轻舟已过万重山,但对于胡瑾人来说,保研成功并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在经济学领域的探索“路漫漫其修远兮”。在将来,胡瑾人仍将秉持着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上下求索、深耕科研,争取发表更高质量的期刊论文,争取在学习、工作、生活上更上一层楼!
寄语
亲爱的学弟学妹们,如果你现在已然有了明确的目标,那么请你坚定自己的信念,最后的结果一定不会辜负你的辛苦付出;如果你对现在以及未来的选择仍然感到迷茫,那只有一个办法-﹣尽全力做到最好,因为只有优者才有选择的权利,才会拥有更多的可能。
不必怯懦,不要心急。稳住步伐,予以信念。热爱可抵岁月长,黑暗尽头是光芒。古语有言:“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求学之路虽有坎坷,但只要做到锚定目标,坚持奋斗,努力终将会得到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