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寒假社会实践简报——多彩实践

来源:左丽发布时间:2025-03-20

理论联系实际,实践铸就未来。习近平总书记在2025年的新年贺词中提到“我们从来都是在风雨洗礼中成长、在历经考验中壮大,大家要充满信心”。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同时也是河海大学办学110周年。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积极动员同学们投身家乡建设、体悟民情并提升自身思想政治修养,河海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学生开展了主题宣讲、文化传承、岗位实习、源泉工程和乡情调研等多样化的“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

青春之声扬乡野,主题宣讲润心田

主题宣讲活动展开得如火如荼,共有2支队伍踊跃参与。他们分别前往浙江宁波、江西丰城,围绕当地传统文化的传播和水特色治理积极行动,将知识化为行动,肩负起新时代青年的担当和使命,展现着河海学子的别样风姿和青春本色,续写河海主题宣讲的新篇章。

访淘沙倾听民声,探水系共话未来

2025年2月10日,河海大学 “小禹治水” 团队在队长张颖带领下,奔赴江西省丰城市淘沙镇,开展 “居民水质保护意识” 调查活动,旨在通过实地调研为当地水环境保护提供参考。

抵达淘沙镇后,团队针对不同年龄、职业和背景的居民进行走访,并精心设计了调查问卷,内容涵盖居民对当地水质的评价、水环境保护政策知晓度以及日常节水行动等内容。调研结果显示,金桥水库作为重要水源地,几乎人人知晓,且居民对其保护工作成效予以肯定;但居民对清丰山溪水系了解有限,仅少部分青年人略知一二,而这主要得益于学校的科普教育。

值得欣喜的是,淘沙镇居民水质保护意识正逐步提升,多数居民表示愿意在日常生活中采取节水措施,并积极参与水环境保护行动。但不可忽视的是,部分居民对水质保护具体措施和政策了解不足,浪费水资源的现象依旧存在。

基于此,“小禹治水” 团队给出建议:政府应加大水质保护宣传教育力度,提升居民环保意识;同时他们也呼吁居民持续积极投身水环境保护,携手守护家乡美丽水环境。

通过此次调研,“小禹治水”团队深入了解了淘沙镇居民对水质保护的认知和态度,收获了宝贵信息。这一实践让团队深刻体会到,水环境保护既离不开政府的政策扶持与技术投入,也依赖于广大居民的积极参与。未来,“小禹治水”  团队有望继续发挥专业优势,为更多地区的水环境保护工作贡献力量,推动身边人形成爱水、护水的良好氛围。

数智科普进宁中,文化传承启新程

近日,河海大学数智弘文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调研团走进宁波中学,以科技解码文明为主题开展数字人科普讲座。作为继上海、湖南、浙江、北京等地博物馆调研后团队开展的新一重要实践,此次活动将图文视频展示与招生宣讲相结合,向中学生传递科技守护文化遗产的创新理念。

在讲解过程中,团队成员结合实地探访的所见所闻,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复杂的数字人技术原理转化为生动有趣的故事,让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同时,他们也分享了在博物馆中看到的数字人应用实例,如上海博物馆数字讲解员的互动方式、南京博物馆的历史场景还原技术等,让同学们更加具体地了解数字人的应用领域。

为了增强互动性,团队还设置了多个互动环节。同学们踊跃提问,围绕 “数字人能否取代人类讲解员”“数字人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前景” 等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团队成员结合实地探访的经历,耐心解答,与同学们进行了深入的交流,现场气氛十分活跃。

此次数字人科普宣传活动不仅丰富了同学们的课余生活,也为他们打开了一扇了解前沿科技的窗户,有助于培养同学们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

探访华罗庚纪念馆,领略科学巨匠风采

2025年1月21日至31日,文化传承小分队来到常州市金坛区的华罗庚纪念馆进行参观。团队成员在这里近距离地感受到了被誉为“中国现代数学之父”的华罗庚先生波澜壮阔的一生及其非凡的科技贡献。

在华罗庚纪念馆内,学生们被引导着深入了解华罗庚的生平事迹。他们得知,尽管华罗庚早年因腿脚残疾面临诸多不便,但他从未放弃对数学的热爱与追求。他自学成才,凭借顽强的毅力和不懈的努力,最终在数学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纪念馆通过图片、多媒体展示等多种形式,生动再现了华罗庚在数学领域的探索和突破,以及他在西南联大等时期的学术追求和奋斗历程。

参观过程中,学生们被华罗庚深厚的爱国情怀所深深打动。无论是在艰苦的战争年代,还是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和平建设时期,华罗庚都始终将个人的学术追求与国家的发展紧密相连。他积极投身于祖国的科技事业,为祖国的科技进步贡献了自己的智慧和力量。这种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的精神,让参观的学生们深受启发。

在纪念馆的华罗庚雕像前,学生们肃立致敬,合影留念。他们纷纷表示,要以华罗庚为榜样,将他的爱国精神融入自己的学习和工作中。来自河海大学的一名学生表示:“华罗庚先生的事迹让我深受鼓舞。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要继承和发扬他的科学精神和爱国情怀,努力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华罗庚纪念馆不仅是一个展示科学成就的地方,更是一个传承科学精神、弘扬爱国情怀的重要场所。华罗庚先生的精神与河海百年以来的追求不谋而合,此次参观活动,不仅让学生们了解了华罗庚先生的传奇人生和卓越贡献,更激发了他们的爱国热情和科学梦想,水之子们也将秉持着这样的初衷继续发光发热。

远游省外展风姿,河海精神四海知。在实践中,水之子们深化专业认知、磨砺技能,积极与社会接轨、开阔视野。他们用知识打破时空限制、丈量土地,将河海的故事书写在祖国大地上,于奉献中绽放独特光芒,书写绚丽的青春华章。

岗位历练促成长,实习实践展锋芒

岗位实习的实践活动顺利进行,于省内集结了1支队伍热忱参与。在江苏淮安的河下街道社区组织了垃圾分类宣传活动,倡导居民养成绿色生活习惯,以实际行动传递了河海水之子的温暖与关爱。活动开展期间,团队成员积极发光发热,参与帮助当地居民进行垃圾分类,展现出河海水之子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也让温情在绿色岗位实习中流转、传播。

分类之旅启新篇,环保实习筑梦田

河海大学与江苏淮安的情谊绵长,水之子在返乡的社会实践中大放异彩。这个寒假,共有一支队伍积极参与返乡岗位实习活动。为了能够直接接触到垃圾分类的全过程,从而深刻理解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2025年2月11日,民情调研与公共服务团队的同学们在河下街道的社区开展了垃圾分类宣传活动,倡导居民养成绿色生活习惯。

实习活动伊始,相关负责人对这批实习生进行了全面而细致地培训。从垃圾分类的基础理论知识,到不同类别垃圾的具体识别方法,培训过程中,队员们认真听讲、积极提问,展现出对垃圾分类工作的高度热情和强烈的求知欲。培训完毕后,队员们分别前往各个社区、街道的垃圾分类站点,承担着宣传、指导和监督等多种职能。他们向社区居民耐心讲解垃圾分类的重要性,通过生动地讲述让居民了解到垃圾不分类可能造成的严重危害;同时指导居民如何准确地将垃圾投放到对应的垃圾桶内。在监督过程中,实习生们也是一丝不苟,对错误投放的居民微笑地进行纠正,引导他们正确分类。最后很多实习生还积极参与到分类垃圾的后续处理工作,如协助工作人员对可回收垃圾进行初步的整理和收集,对厨余垃圾进行合理的处理准备等。

  参与垃圾分类岗位实习,不仅让团队们在实践技能方面有了大幅提升,更重要的是增强了他们自身的环保意识。他们成为了环保的传播者和践行者,相信在他们的影响下,会有更多的人关注并积极参与到垃圾分类这项利国利民的伟大工作中来。

  河海学府耀光芒,淮安与之情谊长。河海水之子在淮安播下的绿色的种子,最终会生根发芽,深切锻造了河海与淮安的深厚情谊,让河海精神赓续传递、生生不息,激励更多的新水之子在多样的社会岗位中寻觅自身价值、自身的青春模样。

河海骄子溯源泉,宣讲实践映初心

源泉工程活动如期开展,共有45支队伍前往多地开展母校宣讲活动。河海水之子们携带衷心的祝福,以水为歌、踏浪而行,将知识和经验传递至母校,彰显出河海学子的感恩之心和责任担当,为“源泉工程”铸就新风采。

衡水波光连河海,源泉情深育未来

2025年2月15日,河海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鹿鸣河海,情系枣中”宣讲团前往河北省衡水市枣强中学,开展“源泉工程”寒假社会实践活动。

首先,成员们前往曾经的班主任张其栋老师的办公室,向他详细汇报了此次回访的计划和安排。大家纷纷向张老师汇报自己在河海大学的学习与生活,分享成长的点滴。张老师认真倾听,给予大家宝贵的人生建议。

随后,宣讲团进入教室,向学弟学妹们介绍河海大学。他们讲述了河海大学从1915年河海工程专门学校到今日多学科综合性大学的历程,重点介绍了水利工程等传统强项及新兴学科。通过图片和视频资料,展示了河海大学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包括社团活动、学术讲座等。结合商学院学习经历,成员们分享了专业特色、课程设置、实践机会及未来职业发展方向,强调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

此外,宣讲团还分享了高考备考过程中的时间管理、复习方法和心态调整技巧,鼓励同学们明确目标、努力学习。答疑环节,成员们耐心解答同学们关于专业选择、高考备考、大学生活适应等方面的问题,现场气氛热烈。活动尾声,宣讲团组织了对河海大学110周年的祝福征集活动,同学们录制祝福视频,表达对河海大学的敬意和憧憬。

此次“鹿鸣河海,情系枣中”宣讲活动,宣讲团成员以扎实的准备,为枣强中学师生带来了一场内容丰富的宣讲,不仅表达了对母校的感恩之情,也为学弟学妹们提供了通往大学的指引,为河海大学与枣强中学的交流注入了新活力,促进了双方持续深入的合作与交流。

饮水思源南宁情,江河奔腾学子心

2025年2月10日,九名河海大学的学子前往广西南宁市第二中学,开展“源泉工程”与“情系母校”实践活动。此次,他们作为“南邕星河”源泉工程实践团的成员,再度踏入南宁二中的校园,旨在搭建起河海大学与南宁二中之间沟通的桥梁。他们为学弟学妹们生动地分享了大学生活与学习经验,传递着知识与梦想的火种。

上午,小队成员走进高中班级,开展了一场精彩的宣讲。他们首先向同学们描绘了河海大学的校园风貌,激发了同学们对大学生活的无限向往。随后,重点介绍了河海大学的优势学科和特色领域,鼓励同学们积极报考。最后,以学长学姐的身份,倾心分享了各学科的学习经验,并送上诚挚的祝福。

下午5点,摆摊宣讲活动顺利启动。众多对河海大学感兴趣的同学前来咨询,成员们热情地接待了他们,耐心解答各种关于大学的疑惑。不仅如此,成员们也主动上前,向路过的学弟学妹们发放河海大学相关宣传册和纪念品,吸引了更多同学前来咨询河海大学相关事宜。活动期间,不少同学加入了“河海大学——南宁二中答疑群”,并留下联系方式,表示将认真考虑报考河海大学。晚上7点,本次宣讲活动圆满结束。

成员们饮水思源,带着在河海大学的收获与成长,回到母校分享大学经历和学习经验。每一次分享,都是一次心灵的回归与情感的升华。成员们成功系起了高中母校与河海大学之间的纽带,不仅提升了自身能力,也向母校师生展现了河海大学的风采。

河海之声传吕梁,梦想之光照学途

2025年寒假,“源起河海・情聚吕梁”宣讲队在山西吕梁开展了一场覆盖广泛、意义深远的系列宣讲活动,为当地三县区四所学校的高一至高三学子带来了河海大学的风采与宝贵的学习经验。

2024年12月20日宣讲队正式组建后,在队长刘璎萱的带领下,团队高效完成立项申报的工作。考虑到河海大学在山西省的知名度情况,团队决定宣讲覆盖高中全学段。随后队员与母校老师对接确定宣讲时间、领取资料。2025年1月10日团队通过线上会明确任务分工,克服期末周压力推进筹备。

自1月18日起,宣讲队陆续走进离石区江阴高级中学、山西省孝义中学校、吕梁市临县第一中学以及孝义市第二高级中学。宣讲过程中,队员们不仅生动介绍河海大学的历史底蕴、学科优势,同时也结合自身经历分享学习方法,还为同学们提供院校与专业选择的实用建议,展示精彩的大学生活,激发同学们的向往之情。每次宣讲结束,队员们都会发放调查问卷,依据反馈不断优化后续宣讲。

本次系列宣讲活动成效卓越。河海大学在吕梁地区的知名度显著提高,吸引了众多优秀学生的关注。而对当地学子而言,学习动力得到增强,高三学生的备考压力得到缓解。此外,宣讲队队员自身的组织与沟通能力也得到充分锻炼,收获了成长。“源起河海・情聚吕梁”宣讲队以实际行动传播知识、传递梦想,期待未来有更多吕梁学子能在河海大学绽放光彩。

河海情系万千地,教育之花处处飘。河海大学水之子积极饮水思源,勇于承担起母校教育责任和高校招生使命,心怀热忱返乡实践,让河海的风姿在富有感染力的谈吐、热情的咨询服务中溢于言表。源泉工程在共同的努力中架构了河海与五湖四海的友谊之桥,激励着更多新水之子的奔浪而来。

乡音乡情深探索,调研实践绘蓝图

乡情调研活动中团队努力付诸行动, 有这样的1支队伍前往河南安阳小镇探索产业的奥秘。调研团在产业的挖掘中崭露头角,以坚定的意志、别出心裁的调研方法在实践中脱颖而出,彰显出河海学子杰出的专业能力和调研水平,助力国家产业发展新征程。

河南省安阳市殷都区古井村凭借小米、花椒等特色农产品逐渐受到关注。近日,经济与金融学院的殷都古井特色产业调研团深入此地,对当地小米、花椒加工农业展开全面调研,助力产业探索新的发展路径。

2月14日至18日,正值冬春交替的“农闲”时节,调研团抵达古井村。队员们首先采访了村支书张正。通过采访,队员们了解到,原来古井村地处山陵地带,土壤富含硒且为干旱地,正是这样独特的地理条件让花椒和小米得以分散小面积的高质量种植。而当地的古井水不仅让农作物品质优良,还使古井村成为“长寿村”。

然而,此前当地的花椒和小米虽品质出众,却因缺乏宣传而面临困境。队员们通过采访当地农业加工企业负责人张保江先生了解到,2019年前,农民散户种植的产品因无商标、无产地,只能作为散装 “三无产品” 出售。在政府的帮助下,转机出现了。古井村成立合作社和龙头企业,申请了“三品一标”认证。包装后的小米和花椒价格大幅上涨,为村民增加了收入。此外,当地企业还积极拓展花椒产业链,推广种植面积,并进行深加工,生产花椒油、花椒精油等产品,进一步提升了居民的幸福指数,助力古井村在乡村振兴战略下打赢脱贫攻坚战。

此次调研,队员们收获满满,深刻认识到特色产业对乡村振兴的关键作用。他们表示,未来将把实践经验转化为助力乡村振兴的动力,为农业现代化发展贡献青春力量。随着古井村小米、花椒加工农业的持续发展,有望实现经济与生态的双赢,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

河海学府智慧藏,安阳水土韵意长。河海水之子奔赴豫之北,在这片厚植历史底蕴和美好未来的土地上,用行动诠释了河海人的智慧与声音,秉持着一份光发一份热的责任担当,以满腔热血响应时代的召唤,让更多水之子们向多样的未来勇敢前进。

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每一个人都是主角,每一份付出都弥足珍贵,每一束光芒都熠熠生辉。你我奋斗的足音,必将汇聚成家国奋进的豪迈凯歌。河海大学的水之子们要继续以水为歌、踏浪而行,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在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中展现青春作为、彰显青春风采!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