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缠花牵河海,校地融合谱新篇”——学院团委前往金坛区汉服文化协会开展校地融合共建活动

来源:左丽发布时间:2024-11-28

10月31日,学院团委书记亓文娟、学院团委副书记张婕与学生干部代表前往金河残疾人之家与金坛区西城街道团委、金坛区汉服文化协会、朱庄社区开展校地融合共建活动。西城街道团工委书记赵恒亮、汉服文化协会会长姚海霞、朱庄社区主任丁香云参加交流活动。本次活动以非遗缠花这一古老而精妙的艺术形式为灵动纽带,巧妙而有力地构筑起校地融合的崭新桥梁,为校地的融合发展与非遗文化的传承注入了澎湃且持续的活力。


残障亦有港湾,关怀无处不在

金河残疾人之家是由金坛区汉服文化协会运营服务的残疾人综合支持平台。汉服文化协会会长姚海霞介绍了残疾人之家和协会的基本情况,分享了残疾人之家以党建引领开展辅助性就业、学习培训服务、文体艺服务等服务工作的开展情况,学院师生细致了解了残疾人的生活状态、康复情况以及他们参与非遗缠花的具体情形,师生纷纷为残疾人通过学习缠花技艺,实现自我价值并为非遗传承贡献力量而点赞。


领略缠花之美,助力残障之梦

金坛区汉服文化协会2018年成立,致力于汉服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常州市4A级社会团体、江苏省优秀群众文化团队。汉服文化协会会长姚海霞邀请参加共建活动的师生参观了精巧绝伦的非遗缠花作品,并重点介绍了党建引领非遗手工缠花辅助性就业服务项目,此项目帮助残疾人学习缠花技艺以获得经济收入。师生深感手工缠花作品的精美,同时也为非遗助力残障提高生活水平项目称赞认可。


志愿共建交流,校地融合发展

金坛区西城街道团委、金坛区汉服文化协会、朱庄社区的相关负责人与学院师生开展了志愿共建交流研讨会。与会四方介绍了共建需求、场地资源、师生资源、志愿服务项目等,深度研讨了促进校地融合的具体举措。大家一致认为要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加强校地交流融合,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打造志愿服务品牌,助力残障人群服务、非遗文化传承。


非遗缠花牵河海,校地融合谱新篇。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有力彰显了校地融合的重要性。不仅有益于推动非遗文化的传承创新,为地方经济发展增添新动力,还可以实现互补互促,共同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品牌。同时,通过开展关爱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的志愿服务活动还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学院团委将进一步加强校地融合,不断拓展合作领域和深度,给青年学生更多实践平台,助力人才培养水平的提升。

X